《企業財務風險有效控制》—— 俞勤
俞勤
1天
行業不限
企業的董事會成員、高中級管理層、各級財務管理人員,如集團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總會計師、主任會計師、財務總監、財務部總經理、財務經理及其他財務管理人員等
一、財務風險的識別 |
二、財務風險的分析與衡量 |
1. 籌資風險 2. 投資風險 3. 現金流量風險 4. 信用風險 5. 涉稅風險 |
1. 期望值 2. 標準離差、標準離差率 3. 風險調整貼現率法 案例1. 投資方案的風險分析:某公司投資開發新產品方案。 4. 財務風險的衡量,還可以用財務杠桿系數 案例2. 信達與中宏公司的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與風險衡量。 案例3. 財務杠桿效應與負債經營的風險。 |
三、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
四、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機制 |
《企業財務通則》第十條規定:“企業應當建立財務風險管理制度,明確經營者、投資者及其他相關人員的管理權限和責任,按照風險與利益均衡、不相容職務分離等原則,控制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1)財務風險回避策略 (2)財務風險預防策略 (3)財務風險分散策略 案例4. 德隆巨人的覆滅。 (4)財務風險轉移策略 (5)財務風險接受策略 (一) 債務籌資風險控制策略 1. 流動性。2. 經濟性。3. 安全性。4. 債務籌資風險處理。 具體做法。 (二)投資風險控制策略 案例5:引進進口設備投資風險控制。 具體做法。 (三)現金流量風險控制策略 具體做法。 (四)信用風險控制策略 具體做法。 (五)涉稅風險控制策略 具體做法。 |
《企業財務通則》第六十三條規定:企業應當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強制性規范),自行確定財務預警標準(指導性規范),重點監測:經營性凈現金流量與到期債務的適配性、企業資產與負債的適配性。及時溝通企業有關財務危機預警的信息,提出解決財務危機的措施和方案。 (一) 財務危機預警機制 1. 財務危機的識別—主要預警指標 2. 財務危機的識別—危機發生前的早期特征 (二)財務危機預警分析方法 1.定性預警方法:四階段癥狀分析法;“異常波動”分析法。 2.定量預警方法 (1)單變量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利息及票據貼現費用判別分析法;“三個月資金周轉表”分析法。 (2)多變量分析法:“Z—計分法”。 案例6. Z—計分法模型進行財務危機預警的應用。 綜合案例分析: 格力、美的電器的財務風險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