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到焦點,重點突破
企業好比父母,產品好比孩子,孩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精能,產品規劃先要樹立唯一的特色,把自己的長板發揮到極致,不斷聚焦,產品才會有第一品牌。品類做減法,利潤做加法,找出核心產品,明星產品,塑造知名品牌,提升品牌持久盈得。采取產品聚焦、市場聚焦、人力資源聚焦等措施,管理者要聚焦在重要人員身上,把50%的時間給優秀者,25%的時間給新人,15%的時間給正在努力但沒有結果者,10%的時間用來管理落后者。
欲做強勢,必作趨勢。認清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趨勢,國家提倡的,強調的,引導的,這些都是機會,就是趨勢。80年代敢擺地攤,可成為萬元富翁;90年代敢拿出幾千塊錢買支股票掙錢,可成為百萬富翁;00年代敢玩互聯網,可以成為億萬富翁,現在可不行,需要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在創新研發上做唯一,調研消費者需求研發新產品,在產品面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揚新品之名,廣告產品特性。賣點要客制化差異化,一個賣點造一個著名品牌,品牌訴求上要求單一明確,總之,順應潮流,趁勢成長。
二、認清形勢,把握時機
縱觀全球的經濟發展歷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成長將分為起步時的高速成長階段,及成熟后的中低速成長階段。其中,高速成長階段的周期約為25年,例如美國的高速成長約在1950年——1975年,日本為1965年——1985年,臺灣為1970年——1995年,而中國約為1990年——2015年,據此,我們推論中國已經或即將進入中低速成長階段,也就是新常態的經濟發展。
當市場經濟進入新常態中低速成長階段,機遇和運氣不復存在,企業唯有百分之百地憑借實力才能生存或發展,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屹立不搖,穩健成長并脫穎而出。
三、回歸原點,完善管理
全面推動實戰型TQM是最佳抉擇,實戰型TQM讓企業邁向卓越經營,中央經濟會議強調,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未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智能化、信息化、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廣大質量工作者必需為推動全面質量提升,促進經濟轉型,深化改革積極貢獻心力。如此說來,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確實是經營企業最佳的選擇,可以強化企業的體質,提升企業競爭力。
1、夯實企業管理基礎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一階段任務是“夯實基礎管理”,一是5S現場管理、二是班組建設,三是標準化建設。
2、落地基礎管理體系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第二階段任務是“夯實落地”,一是日常要項管理,二是基層品質建設,三是品管圈活動。中層的日常要項管理與高階層的戰略方針管理,如此,將能促進企業管理由下而上的連貫,將管理體系全面鋪開,標準化體系全方位串連,一方面鞏固原有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促使全面質量管理的原型構架完全體現,基層開展品管圈活動成果發布會,中層有干部每月實績月報,高層經營者的中長期戰略方針目標與年度方針目標,打好整個企業的穩健基礎,也為日后快速成長做好準備。
3、提升全面管理職能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第三階段任務是“加強部門職能管理”,一是部門職能管理,二是戰略方針管理。打造新產品開發體系,品質保證體系,供應商管理體系,成本管理體系以及標準體系,提案改善體系,培訓開發體系等架構的建立與整合,將促使企業的跨部門職能順利運作起來,并推翻部門墻,提高整體企業管理效率水平。
4、卓越依靠精益生產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四階段任務是落實運作及診斷總經理經營方針,對前面三個階段任務導入和實施,通過閉環管理的運轉,再通過診斷方針,使管理體系落地、生根、維實和改善。進入精益生產管理階段,一是自動化管理,二是豐田生產方式,三是IE合理化,四是精益生產模式。引進自動化生產和大數據管理,讓生產更合理,效率加速提升。
5、啟發員工經營意識
倡導利他的企業倫理觀,培養員工忠誠度和敬業度,企業經營與員工收入掛鉤,定期召開管理會議,員工會議,采取計劃管理、目標績效、數據管理、制度流程來打造經營性人才團隊。
綜合上述,當企業經營環境日趨艱難的時刻,企業經營者必須回歸現實,面對現實,認真思考突破的方法,精耕細作企業管理,成功踐行突破之道。
關注官方微信:北京影響力培訓,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