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過來,如果你在一個大公司工作,把公司讓你做的事情做好,提高自己的能力,逐步就知道創業的方向了。在公司里踏踏實實干五六年,雖然是打工,實際上是公司在給你“繳”了學費,你在不同的平臺通過積累經驗,這是任何老板剝奪不走的,只有積累這種經驗,你的創業能力才更高,才更有把握。
或者也可以到一家比較苦逼的創業公司打工,你會看到創始人是如何定位市場的,是如何搞定客戶的,是如何敲定融資的,是如何開除員工的,如果你能換位思考,不在其位學謀其政,即便是所在的公司關門倒閉了,你也歷練了今后創業的功夫與本領。
什么職位是未來創業做CEO最好的“預科”?我的回答是:產品經理,因為產品經理扮演著產品、技術、市場、客戶、運營、設計中的核心角色。如果你有意一定要創業,找一個有潛力、前景的行業、企業進入,無論在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可以考慮走產品經理這條路。然后歷練觀察、思考,拓展人脈資源,學習創業知識,體會別人的比如你老板的創業體驗,最好跟著你的企業、老板學一些真功夫,扎好馬步。
往往一個人只有經過失敗,才能理解自己在能力上、資源上等各個方面所欠缺的東西,每次失敗都是為之后的成功打基礎,問題是如果你自己直接失敗,成本未免太高了。因此,到大公司或者創業公司工作,有一個重要的收獲就是用這些公司、老板的失敗為你今后創業的成功“交學費”,這可是天底下巨劃算的好事,當然,前提是你得是一個善于學習好學生。
【案例】從來沒有一個屌絲能夠逆襲!
關于屌絲逆襲的故事屢屢在網上發酵,XXX大學畢業賣煎餅一年賺了100萬,XXX一個APP剛上線就獲得A輪融資500萬美元,諸如此類。撩撥著人們的神經,浮躁了人們的心靈。
5年前,一個叫Brian Acton的人去面試twitter工作被拒,他發推文:被twitter據了,還好吧,反正通勤時間太長。然后他面試facebook工作被拒,他發推文:Facebook拒了我, 我期待生命中的下一個冒險。之后,他開發了一款叫WhatsApp的軟件。5年后,Facebook花190億美元收購了WhatsApp。幾乎全世界的人都說,Brian Acton上演了一出屌絲逆襲與顛覆的神話。真的是這樣嗎?看看這個人的經歷你會改變看法:
1991年~1994年,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2年5月-1993年5月,羅克韋爾公司,系統管理員 ;1993年5月-1994年5月,蘋果公司,硬件測試工程師 ;1994年5月-1994年8月,Adobe公司,質量工程師 ;1994年8月-1996年2月,蘋果公司,軟件工程師 ;1996年-2007年,雅虎公司軟件工程師、工程總監、工程副總裁 ;2009年11月,開創Whatsapp,成為一款非常受歡迎的跨平臺應用程序,用于智能手機之間的通訊,發起了一場移動通訊革命。創業不能太浮躁,看完他的經歷,你還覺得這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嗎?
Brian Acton絕對不是一個屌絲,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Brian Acton的故事確實很勵志,一個斯坦福計算機系的高材生,從系統管理員做起,然后是硬件測試工程師,然后是蘋果的質量工程師,到Adobe的程序員,然后又是蘋果的程序員,最后是Yahoo的首席程序員,到2006年yahoo的工程副總裁,這相當于在國內BAT公司都混過,而且最后創業時是一家公司的VP。長達22年的摸爬滾打,才練就了他的火眼金睛,以至于“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浮躁是創業者的大忌。很多人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就是因為缺乏定力。有的人有干大事的夢想,卻沒有干小事的能力。結果小事不想干,大事干不成。對于夢想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從基層干起,從小事干起,學會韜光養晦,積蓄自己的能量,修煉自己的“金剛鉆”,應該是一堂必修課。有的人被世俗的眼前小利所誘惑,不會默默積累,靜靜守候,也不會像瞄準獵物的豹子一樣,等待出擊的瞬間。厚積薄發是通向成功的必然階段,只有從低處著手、積蓄力量,才能伺機而動、順風飛揚。
關注官方微信:北京影響力培訓,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