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告訴各位的是,中國網購市場迅猛發展的意義絕對不止于此。我想提出一個新觀點——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國電子商務平臺為中國產業轉型提供了新思維。我在過去反復強調,中國制造業以及服務業都到了必須轉型的關鍵時刻。我接下來就用阿里巴巴集團的例子,為各位解析如何做到產業轉型。
各位想想看,在阿里巴巴集團出現之前,我們的小企業也好,消費者也好是不是都會遇到一些阻礙中國制造業、服務業轉型發展的問題,比如缺少資金、沒有銷售平臺,以及買賣雙方缺少互信等。告訴各位,阿里巴巴集團運用互聯網思維模式,以及技術創新,解決了這些桎梏中國制造業、服務業發展的難題。首先,請各位想想看,草根創業者最擔憂的是什么?第一,資金不夠;第二,沒有平臺;第三,消費者對你是不信任的。而這三大憂慮在阿里巴巴系統上統統可以解決。
問題1,資金。我們發現,2010—2013年阿里巴巴的小微金融服務為64.2萬戶的商家提供了資金援助,總貸款金額是1722億元人民幣,但年利息只要6.7%,僅僅相當于銀行的基準利率。在商業銀行重視大客戶的那幾年,阿里巴巴為草根創業者提供了多么巨大的實惠。
問題2,消費者信任度。各位都曉得,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就是專門用來解決金融和信任問題的。我們的買家在購買商品后,把錢打到支付寶而不是廠商那里,如果拿到貨品后發現不滿意,可以選擇退貨,把錢拿回來。而且我們在阿里巴巴的招股說明書里發現,2014財年(截至2014年3月31日),支付寶的總支付金額已經到了3.87萬億元,相當于每天都有106億元的支付量,占到了中國零售額的1/6。
問題3,銷售平臺。阿里巴巴本身就是一個銷售平臺,小商戶可以在上面低價開店。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還為網絡小商戶解決了物流的問題。告訴各位,現在中國54%的快遞都和阿里巴巴有關。在阿里巴巴的帶動下,中國最近5年的快遞業務年增速達到了43.5%,這個增速是全世界最高的。另外,中國快遞行業因為多家競爭,以及大量經驗積累的原因,現在可以實現從廣東到北京只需要2~3天的運輸速度。而在美國,從東海岸到西海岸用比較便宜的快遞,一周都不一定能送到。也就是說,在阿里巴巴的幫助下,我們的草根創業者不僅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網上銷售平臺,還可以使用到非常高效的物流系統。
什么是真正的轉型?絕對不僅僅是轉變銷售方式這些陳舊的轉型思維,因為這些都只是表層問題,我們需要的是思維轉型,即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各位看看,在網購市場營商環境如此完善的情況下,人人都可以開商店,而且老百姓能夠非常放心地和不知道信用狀況的陌生人進行交易。說實話,不懂消費者的心,你是無法轉型的。
關注官方微信:北京影響力培訓,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