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由北京影響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舉辦的第四屆影響力“碰撞”大講堂在北京艾維克大酒店召開。論壇圍繞“順勢 堅守——新經濟情況下重塑企業競爭力”的主題,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民營企業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論壇指出:面臨新的社會競爭氛圍與全球經濟環境,后危機時代的中國企業重塑競爭力勢在必行。
當天,近400位民營企業高管參加了本屆論壇,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會長劉福垣;國務院國資委原監事會主席、北大國民素質研究中心主任解思忠;建銀國投集團董事長、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原總裁和董事局董事翟山鷹;幸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原董事長孟曉蘇等到會做了專題演講。
我國實戰派營銷專家、北京影響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昭春在致開幕詞中講道:“核心競爭力本身就是企業在外部市場上贏利能力的表現,衡量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恰恰以該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獲取剩余價值的能力為評定標準,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雖然突飛猛進,但據評估表明,我國企業競爭力在實踐領域仍然存在著嚴重缺失。”
人民幣匯率之戰、通貨膨脹的隱患、房地產行業前途未卜、資本世界的融合、低碳經濟的挑戰、貿易保護的加劇……面臨新的社會競爭氛圍與全球經濟環境,后危機時代的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將再次經受考驗。
面對新形勢,中國企業該如何與時俱進?企業如何確立高效前瞻的贏利模式?如何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有效減少人才流失?如何進行企業治理與傳承?如何玩轉資本,實現超常規發展……這些都成為挑戰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孟昭春指出,企業的發展既要“順勢”,即企業必須敏銳地識別市場的變化,合理協調和整合企業的資源,順應產業發展趨勢,把握核心能力,觀瞻政策導向,從機會導向型轉變成戰略導向型;同時又要“堅守”,因為快速轉型的社會存在著大量機會,當發現機會時,若試圖直接跨越運營平臺倉促上馬,往往會因為違背了固有的組織流程而失利。快速變革與堅守傳承,成為企業在制定戰略時不可回避的兩難選擇。“因此,在順勢與堅守中,民營企業重塑競爭力,勢必對企業的內功修煉提出更高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