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活動中,企業要注重人的心理。管理者從人的心理狀態出發進行管理,往往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個人的積極性,發揮個人潛能,激起員工創新意識,有時甚至在關鍵時刻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社會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的今天,企業管理者更應該先學會尊重員工,了解員工心理狀態,做到將心比心。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企業管理制度、規定等就很難得到徹底執行。
縱觀我國的管理思想史,從古至今人們歷來重視人的心理作用,如《管子·心術篇》提到“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兵家提倡“攻心為上,攻城次之”,都強調要注重人的心理作用。
管人先管心。不論什么單位、什么部門,如果在管理建設中,過于強調外顯的行為控制,過于強求機械的統一要求,過于追求短期的轟動效應,而很少去關照人的心靈世界,那么這種管理就是一種“目中無人”的管理、低效的管理,所制定的制度也很難內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形成優秀的文化。相反,還可能會帶來人們的抵觸情緒,造成工作消極、做表面文章等不良效果。
企業管理者應及時看到員工的長處,發揮他們的優勢,在工作中讓他們看到工作價值和人生價值,努力提高員工工作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才能使企業發展不斷迸發出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