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共和國四大演講家之一彭清一專門來到鄭州,為新進駐鄭州的北京影響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助威。
各路英豪聚鄭州,企業培訓機構也紛紛在鄭州安營扎寨,不經意間,鄭州單是為企業提供培訓服務的咨詢管理類公司已超過300家。300家企業爭奪培訓蛋糕,鄭州的培訓市場有多大?鄭州7萬家民營企業,七成有培訓需求。
昨日,市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民營企業超過7萬家,對鄭州市GDP的貢獻已達到七成,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他們中70%以上都有接受專業管理培訓的需求。
很明顯,鄭州數以萬計的民營企業有培訓需求。那么,鄭州的培訓蛋糕到底有多大?
這個數據沒人能準確說出,因為沒有相關統計,但來自國家層面的一個數據表明:中國企業管理培訓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企業的管理問題日益突出,企業培訓市場前景廣闊。
昨日,北京影響力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劉永忠說,為了進駐鄭州市場,他曾先后4次到鄭州調研,目前,鄭州有各類企業培訓機構300家左右,而北京在2004年就已經超過了3000家。
鄭州這么大的市場潛在需求,300家培訓機構分食培訓大蛋糕,應該家家小日子過得不錯才對。
“可以這么說,日子過得滋潤的沒有幾家,因為和全國一樣,鄭州的培訓機構同樣存在三大弊端。”去年就進入鄭州市場的一家國內知名連鎖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表示。
沒有專業的講師隊伍;沒有核心產品;沒有穩定的贏利模式,是培訓業公認的三大通病。
昨日,鄭州多家請過培訓機構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的培訓市場還處在發展初期,這培訓機構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敢做,從戰略決策到績效管理,從金融業到制造業,只要企業有課程需求,他們一定允諾。
“做企業的都知道,但凡稱自己什么都能做的,一定什么也做不成,認準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夠專業才能獲得企業的認可。”鄭州一家服裝企業的老板這樣說。
昨日,包括劉永忠在內的不少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如果想在這個行業有所作為,必須走專業化和細分化的道路,逐步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產品和獨特的贏利模式。俞敏洪掌控下的新東方之所以能做到上市,就在于他有核心產品,有清晰的贏利模式。
轉載自《鄭州晚報》